张智刚
Zhang Zhi Gang
部门: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学科:
核科学与技术
职务:
职称:
教授
指导资格: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电话:
0451-82519302-448
传真:
邮箱:
zg_zhang@hrbeu.edu.cn
邮编:
150001
地址:
南岗区南通大街145号,31号楼
个人简介
张智刚,男,1979年01月出生,辽宁丹东人,工学博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本科和2005年硕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2010年博士毕业于日本北海道大学。2006-2008年度日本北海道大学博士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反应堆热工水力、核动力仿真与安全等。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核能开发等科研项目30余项。目前主要从事先进反应堆(钠冷快堆,铅铋堆和空间堆等)的严重事故、强化传热、安全分析、基础物性和系统仿真等热工流体和多相流传热传质方面的研究,荣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得软件著作权和发明专利20余项,在行业知名国际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累计指导博士生、硕士生30余人。科技部“核安全与仿真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科技部“核动力安全与仿真‘111’创新引智基地”副主任;中国核学会核反应堆热工流体力学分会理事;中国示范快堆咨询委员会专家;中国快堆联盟创新基金专家委员;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快堆领域顾问专家;工信部核安全与先进核能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中国科协及中国核学会工程能力评价专家;Journal of Nuclear Safety and Simulation (IJNS)国际期刊执行编辑;应用科技杂志编委等。
教育经历
1.2010年博士毕业于日本北海道大学 能源环境系统专业原子力安全方向;
2.2005年硕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
3.2002年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热能工程专业。
工作经历
1.2015/9-至今,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2.2015/8-至今,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生导师;
3.2011/9-至今,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士生导师;
4.2010/9-2015/8,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
5.2010/4-2010/8,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
6.2006/10-2008/3,日本北海道大学,工学研究科,博士研究员。
研究方向
反应堆热工水力、核动力仿真等;
目前主要从事先进反应堆(钠冷快堆,铅铋堆和空间堆等)的严重事故、强化传热、安全分析、基础物性和系统仿真等热工流体和多相流传热传质研究
承担项目
10)2022.01-2025.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钠冷快堆液钠泄漏雾化和燃烧机理研究,主持;
9)2021.12-2023.06,民品项目,铅铋介质温度脉动与热分层现象关键模型开发,主持;
8)2020.11-2023.1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空间环境高热流密度热力系统特性与优化设计技术,主持;
7)2019.09-2022.09, 中核“领创科研”项目,基于液态铅铋合金和超临界二氧化碳的高效换热器流动换热特性研究,主持;
6)2019.04-2022-0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空间堆电源系统仿真和控制策略验证,主持;
5)2015.01-2018.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实验的钠冷快堆堆芯熔融材料-液态钠相互作用研究,主持;
4)2012.01-2014.12,GF核能开发项目,钠冷快堆钠火机理及防护措施研究,主持;
3)2012.01-2014.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实验的金属燃料钠冷快堆FCI研究,主持;
2)2010.01-2012.12,GF核能开发项目,中国实验快堆仿真系统研究课题,一回路主冷却剂系统,主持;
1)2006.10-2008.03,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募项目,钠化学活性度抑制开发技术“纳米流体的基础物性和适用性评价”,技术负责人;
招生信息
累计指导全日制、留学生、在职人员等各类博士、硕士研究生30余人。
毕业生去向: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核中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核标准化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秦山核电,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核武汉核动力运行研究所,东方电气集团,上海交通大学,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等
本科生授课课程
主讲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核电厂通用机械等。
社会兼职
科技部“核安全与仿真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
科技部 “核动力安全与仿真‘111’创新引智基地”副主任;
中国核学会核反应堆热工流体力学分会理事;
中国快堆联盟创新基金专家委员;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快堆领域顾问专家;
工信部核安全与先进核能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
中国科协及中国核学会工程能力评价专家;
Journal of Nuclear Safety and Simulation (IJNS)国际期刊执行编辑;
应用科技杂志编委等。
荣誉
奖励
荣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
Personal Information
Introduction: |
|
Education Background : |
|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 |
|
Qualifications and Skills : |
|
Academic Positions and Titles : |
|
Research
Research Fields: |
|
Projects: |
|
Honors and Awards、Academic Activities: |
|
Teaching
Admission: |
|
Courses: |
|
Practical Teaching: |
|
Publications
Books: |
|
Journal and Conferences: |
|
Patents: |
|
Software Copyrights: |
"
|